Note:

因為blogger會有很多廣告留言,所以我有設留言管制。大家留言留一次就好,只要不是廣告,我都會定期去後檯把留言給撿回來。

造成麻煩還請大家多多見諒。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商管理論沒屁用?

儘管很多格主身邊的微型企業老闆都覺得MBA這類的商管學位,最大的用途是建立人脈,至於所教的商管理論則常常被他們批評是不切實際、太過紙上談兵的東西,但格主本身倒覺得這些東西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形成一套理論,應該還是有他的道理,也有其值得學習的地方。
不過對於這些微型企業的老闆會產生這類看法,格主倒是不覺得太意外。因為理論歸理論,學了不代表通,通了也不代表會用,常常好的理論碰到爛的執行者,就會產生很多亂七八糟的問題。而且這些爛的執行者還未必不會念書,也不一定不強,只是他們沒有經驗,對真正的商業環境沒有概念,特別是每個國家和每個行業都有其特別的商業環境與不同的市場文化,只是死守著理論不知變通,那就很容易出錯,更難以培養出對該行業的sense。
這些老闆則是完全相反的流派,他們常常什麼理論都不懂,憑的就是自己闖蕩商產十幾二十餘載所獲得的經驗與培養出來的直覺在賺錢,這些是他們最寶貴的資產,也是他們賴以為生的武器。他們的經驗與直覺在他們那一行已經被證明是有效的,忽然看到一個只懂抱著理論的年輕小子在那裡說一些不切實際的鬼話,對這些商業理論的評價會低,也是可想而知的。
不過這些老闆也有他們的盲點,等他們的公司繼續成長,大到一個程度以上,開始要跨到其他領域或著面臨上市上櫃以及開始需要專業經理人等問題時,他們的sense往往就會開始不夠用了。
這有時未必會是問題,畢竟不是人人都會面臨需要把微型企業轉型成中小企業的過程,而事實上,能夠經營一個成功的微型企業,就已經很夠大多數人過爽歪歪的日子了。另一些人則是會自己開悟,他們的能力很強,不需要特別去學那些理論,自然而然就會摸索出新的一套,或著懂得放手,引入專業的財務人員和經理人,讓他們幫忙使公司轉型。
而在台灣,會碰到這些問題的老闆更少,因為台灣的市場小,所以微型企業特多(基本上,對格主而言,沒有上市上櫃,營業額十億新台幣以下的我都定義為微型企業),他們根本從來不會需要用到那些經營大企業所需要的理論,對他們而言,因地制宜,用自己的經驗與頭腦隨時隨情況調整,碰到問題就去解決才是王道。格主的老爹在剛創業時曾對某大公司的總經理說:「那些理論和規矩,是給你們這些正規軍用的,因為你們打的是大規模的正統戰,所以需要嚴格的軍紀和一流的戰術。我們這種小公司,打得是游擊戰,哪裡有機會我們哪裡去,需要的是靈活應變與自由度,和你們大相逕庭。」講得正是多數台灣微型企業的寫照,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微型企業老闆會不喜歡那些執行方式有問題的理論派員工,也不是那麼讓人意外了。
什麼叫做執行方式有問題?簡單的講,就是評估能力不好、不會做選擇、不知道取捨、無法把事情的優先順序弄清楚,導致在決定如何處理事情時犯下錯誤。舉個例子來說,先前有個法國人到台灣來和台灣代理商見面,這個法國人待的公司做的是一些特殊化學品,他們在中國、美洲、歐洲等地方都有代理商。往年他們的台灣代理商一年大約可以幫他們做到20萬歐元左右的營業額,這在全世界的代理商裡頭已經是排在前五名的了。而去年,因為一些因緣際會,這間代理商做到了50萬歐元,變成世界第一,因此這間法國公司特別派他們的高階主管親自來台灣和代理商的老闆見面。
這個被派來的法國人本身就是學商管的,學歷相當不錯,我們姑且稱他為F先生好了。這位優秀的F先生來到台灣見到代理商老闆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做得很好,明年我希望你們要繼續成長50%。」
台灣代理商的老闆一聽臉都綠了,差點對F先生翻桌。從往年的例子來看,台灣一年大概就是20萬歐元的市場,今年能做到50萬歐元,除了代理商的努力之外,也是剛好碰到一些特殊情況,可一而不可再,F先生來台灣第一句話就要人家繼續成長,代理商不氣也難。
在被痛電了一頓之後,F先生一邊表示抱歉,一邊向台灣代理商解釋他的想法,原來他是希望公司的營業額能夠繼續成長,想說台灣的代理商既然這麼強,就更努力的鞭策他們一下,希望能為公司帶來更多利潤。
事實上F先生希望代理商業績持續向上攀升的想法並沒有錯,每間公司都想成長,每間公司也都需要成長,問題是,他挑錯了要求的對象。
台灣受限於先天的劣勢,市場規模本來就小,而這間法國公司生產的化學品又是比較特殊的化學品,只有特別的市場才會需要,在台灣,這個特別的市場和歐美相比更是小眾到不行。這間代理商在台灣這個小市場往年都有很穩定又很好的表現,F先生大概可以推估,這個市場應該已經到了某種程度上的飽和,要再突破並不容易。F先生當然可以繼續要求更好的業績,但這卻很可能會破壞他和代理商的關係,畢竟他沒有什麼籌碼可以和該代理商談判,特別是在該代理商已經連續好幾年業績都是名列前茅,今年還拿了個第一的情況底下。
F先生要做的,應該是用這間台灣代理商的成績當做談判的籌碼,去要求其他國家的代理商,這才是讓公司營業額繼續成長的正解。只要其他國家的代理商每一間營業額成長個10%,整體效果一定超過台灣代理商所能增加的,而且其他代理商要增加這10%的難度也比台灣代理商簡單許多,講白一點,台灣代理商明年能夠不衰退已經是奇蹟了,更別談什麼成長了。
就像我先前說過的,F先生想要公司營業額繼續成長的想法並沒有錯,但他在執行這件事情的手法上卻出了問題,傷害了他和台灣代理商的關係,若台灣代理商的老闆因此覺得F先生學的商管理論根本亂七八糟,一點屁用也沒有,大概也不會太讓人意外。
這間台灣代理商另外有接洽一間德國公司,他們也把德國公司的產品推廣得非常好。於是,德國公司也派了他們的業務主管來台灣和這間代理商見面。
這位德國的U先生,也是學商管出身,來台灣見到代理商老闆之後,他告訴台灣代理商的老闆,站在他的立場當然希望每一間代理商永遠都能大幅成長,不過他了解台灣的情況,對於台灣代理商的表現,他只有一句話:「I’m satisfied!」並表示他這次來台灣並不是要來追業績的,純粹是親自來替公司表達感謝之意,所以U先生雖然是遠道而來,但卻要求晚餐得由他請客,然後再和台灣代理商研究一下可以怎麼和他們配合,因為台灣代理商的績效很好,所以他們願意盡量多給台灣代理商一些支援,讓他們生意上的彈性可以大一點。
事實上U先生這樣做,等於就是給台灣代理商更多的方便,讓他們能夠更輕鬆的去做業績,只要台灣代理商維持應有的水準,除非是市場真的已經飽和,或著遇到離譜的不景氣,業績繼續增加是可以預期的。U先生同樣是希望能夠讓公司的營業額繼續增加,但執行的手法不同,效果達到了,給人的觀感也好很多,能夠繼續和代理商維持良好的關係,這種情況下,代理商的老闆也就不會覺得學商管理論出身的人執行他們的理論有什麼問題了。
講了這麼多,格主主要要表達的是,所謂的商管理論,很多時候是「如何執行」比較重要。這些東西不論學校教得再好,真的到了職場上,還是得花一短時間去和實際情況磨合,才能找到發揮這些理論最好效果的方法,譬如上述的例子,你就要先了解台灣的市場狀況,才會知道什麼樣的要求是合理的,而合理的要求又該怎麼提出,才能達到效果。每個商業領域,甚至每間公司的狀況都有不同,如何才能好好執行,讓自己的理論發揮效用,常常是「只能學而教不來的」,自己多用心思考、多花時間觀察才是王道。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第一流的商業主意(二)


前一篇文章提到了市場喜好的難以預測,因此公司需要靠一些方式來增加自己產品成功的機率。
關於這件事,我們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除了可以獲取專利的產品,在商場上,最新、最有創意的主意不見得是會賣錢的主意,看似沒有人進入過的新興市場(也就是所謂的藍海),也未必就是好經營,可以大撈一筆的市場。
就是因為幾乎沒有人可以準確預期消費者的反應,一個太新的主意,不見得可以被消費者所接受,也很有可能一個太新的技術或觀念,還沒成熟到可以被發展成成熟而有競爭力的產品。此外,要將一項產品打入一個嶄新的市場中,往往需要經過一個教育消費者、教育市場的過程,這個過程絕對會讓公司損失慘重。
而即使是能請到專利的產品,也不代表就會賺錢。開發出一個可以請專利的產品需要花的資金和時間可能相當可觀,以新藥研發為例,花費至少數十億的資金和十年的時間是絕對跑不掉的,而成功的機會又相當低。此外,研發出來擁有專利的產品也未必會被市場接受而能夠賣錢。
是以,除非你身家雄厚,或著你是個做商的曠世奇才,不然太新的主意或著太新的市場,很可能是你必須小心留意的。反過來講,那些已經有人在經營,或者有人提出的主意,卻是你可以多加琢磨、用心尋找利基的地方。
這聽起來好像有點奇怪,一個別人已經提出來,甚至已經在用來賺錢的主意、一個已經有一個或多個競爭者跑在前頭經營的市場,居然會是可以增加產品成功機率的好市場?這是怎麼一回事?
先別急,我會這麼說,當然有我的理由。讓我先來說另一個半真半假的故事給大家聽。
許久以前,在消費者眼裡,洗髮和潤髮這兩個過程是分開的。大家在洗頭的時候,都會先用洗髮精清洗自己的頭髮,之後再用潤髮乳去保養自己的頭髮,讓自己的頭髮變得滑順。
這個時候,有某個跨國大公司A的R&D部門提出了一個非常跨時代的想法,他們改變洗髮精配方,讓消費者在洗頭髮的同時,也可以順便潤髮。他們把這個跨時代的產品稱為「雙效合一」型的洗髮精。
這個被A公司頗為看重的產品在台灣上市之後,市場反應卻頗為冷淡,消費者還是習慣以往洗髮精和潤髮乳各買一瓶的消費模式,這種雙效合一,邊洗頭邊保養頭髮的概念並沒有順利拓展開來,加上也沒有前例可循,於是在打電視廣告與廠商在現場推銷時,也往往會有不知從何處入手可以打動消費者的無奈,於是,A公司在教育市場這件事情上面損失慘重,雙效合一的廣告慢慢撤銷了,行銷的主力也放到其他的新產品上,不過因為A公司規模龐大,雙效合一洗髮精雖然沒賺到錢,但並不會因此就做不下去,於是他們讓雙效合一這產品在市面上留了一段時間慢慢的賣,多少打一點開銷。
隔了幾年,有一家B公司挖出了這個舊概念。他們檢討A公司失敗的原因,組了一個團隊,全力要把雙效合一給做好。他們抓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那就是在潤髮這件事情上,頭髮摸起來滑順比頭髮摸起來軟更重要。
這種雙效合一的產品之所以會有效果,牽扯到某種額外添加的原料,這種原料又可以細分成很多種sub-types,各各效果不同。B公司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就找了兩家有生產洗髮精和潤髮乳經驗的工廠詢問。
第一家K工廠認為對這種原料比較熟的,是一些做皮革的廠商。這些皮革廠商根據他們賣皮革的經驗把X-1原料推薦給想生產雙效合一的K公司,因為根據他們的經驗,X-1原料可以讓皮革軟化得比較好,所以產品會比較熱門。
而另一家M工廠則有不同的想法。他們找了另一種與X-1相近的原料X-2給B公司,X-2這種原料可以使頭髮摸起來滑順,而不是變軟。
B公司從以往賣得好的潤髮乳中得到一些啟發,覺得能夠讓頭髮軟,未必是消費者喜歡的,反而能夠讓頭髮柔順的產品會比較受歡迎(想想那支把梳子放在頭髮上,梳子會很順的順著頭髮滑下來,不會被打結頭髮卡住的老廣告吧!),於是B公司選擇和M工廠配合,生產他們自己的雙效合一。
當然,除了上提到的關鍵點之外,B公司還有找到一些其他A公司當初沒發現的利基,將A公司推銷這支產品的策略做了一些修改。
另一個很重要的是時機。因為A公司曾經用力打過這支產品,也賣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無形之中,消費者對這支產品就有了印象。這時B公司再出手,全力推銷這支產品,消費者的接受度就高多了,洗出來的效果又符合他們用潤髮乳的既定印象,於是這支產品開始大賣。
從這個故事裡,我想大家已經可以擷取到一些有用的資訊,知道為什麼我會說一個別人提出過的idea,或著一個已經有人進去過的市場會是比較容易被做起來、比較容易賺到錢的。不過在我破梗之前,還要請大家再來聽第三個故事。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第一流的商業主意 (一)

來說故事。
我說的故事,肯定是 有些真、有些假。因為這些故事,總有些部分會不方便說得太明白,或著真實的情況太過於枯燥乏味,這時候只好用我的想像力來讓故事情結稍微扭轉一下。
反正是說故事嘛!要不就是要好看、有趣,要不就是能夠成功傳達說故事的人想要傳達的訊息,這樣也就夠了,太認真,那可就不好玩了,是吧?
故事開始:
話說台灣當年有某個做食品的公司,看到國內外其他公司生產的果凍賣得很好,就想要自己研發來賣。
這工廠的人以前沒碰過這類的產品,所以完全不知道應該要怎麼做。
他們請教了不少可能對這方面有所了解的專家,不過這些人自己也沒真正大規模的生產過果凍,只能按照原理跟他們說個大概。恰好,在該公司詢問的對象之中有我非常熟識的人,這故事就是他講給我聽的。
這間公司試了一段時間,錢也砸了不少,果凍是研發出來了,但和其他人做的有些不一樣。他們製作的過程有些地方沒有找到最好的條件,讓他們做出來的果凍會水水的,有果汁殘留在包裝果凍的小盒子裡頭。如果果凍有真的做成功,盒子裡是不應該會有果汁殘留的。
不過錢都已經砸下去了,生產的果凍量又很大,加上要趕過年送禮的檔期,也只好硬著頭皮先上市再說。想不到市場的反應奇佳,果凍大賣,銷售成績遠遠壓過其他本來也有在生產果凍的公司。
這公司的老闆也算很有上進心,他知道自己現在在市面上大賣的果凍其實算是瑕疵品,有心改良,加上有賺到錢,讓他有充足的資金可以去修改之前的生產流程,於是,在下一批果凍生產前,這老闆又去請教可能知道該怎麼修改的專家,請他們幫忙找出問題點在哪。
這一次這間公司成功的改良了他們產品的品質,果凍做好之後不再會有果汁殘留在盒子裡了。
沒想到上市之後,這新一代的果凍銷售大不如前。這老闆很納悶,就要底下的人去做市場調查,搞清楚果凍品質變好但銷售成績卻下降的原因。
經過一番努力之後,發現造成消費者不願意購買第二到果凍的原因有兩個:「覺得第一代的果凍水水的很好吃,但二代吸不到湯,不好吃」以及「該公司生產的果凍本來就應該是水水的,這次沒有湯,肯定是偷工減料」。
對這間公司有利的地方是,其他原本就在賣果凍的公司一直都是賣「品質優良」的果凍,而這些其他的果凍生產商沒有錢去做這麼大規模的市場調查,所以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賣輸人家的原因。而這間公司雖然在第二代的果凍產品銷售上吃憋,但他們也因此找到了他們的「利基」。於是,他們便回過頭去生產當初那種水水的、消費者口中撕開封膜就會有湯流出來,很有誠意的「失敗品」。
結果當然就是果凍持續大賣。雖然後來也有其他競爭者發現這點,跟風改進想要搶回市場,但為時已晚,消費者對該公司生產的果凍已經產生忠誠度,讓該公司成功的在果凍市場裡佔住了陣腳。
現在我們吃到的果凍之所以大多都是水水的,可以吸到湯的品種,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
從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出預測市場反應的難度有多高。很少有人可以成功的預測消費者的心裡,這些人有時候無知的可怕,會把和氏壁視為糞土,卻把瑕疵品當做珍寶。
有些時候,我們可以在事後找出消費者對產品買帳或不買帳的原因,但多數時候很難。況且有很多公司,在消費者不買帳之後就倒了,即使知道原因也無法做出修正。
在這情況下,生意人要生出符合市場口味的第一流主意,其實是非常困難的。這些主意有時候是在陰錯陽差的情況下產生的,另一些時候這主意根本是三流的,可是產品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存活了下來,經過商周、天下和電視新聞神話式的報導,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他們成功的「祕技」大紅大紫,於是就變成了萬世留芳的第一流主意 (這些報導實在有夠神,有好幾次都聽到文章主角在看完關於自己或自己公司的報導之後對我說:「我哪時有這麼神我怎麼都不知道?」) 。
除了少數的天縱之才,做出的產品不管怎樣就是會符合客戶需求,其他公司都必須靠另一些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產品成功的機率。他們究竟是怎麼做的呢?我這裡還有一些故事可以講出來給大家參考,不過我今天沒精神打這麼多字,就等下回興致來的時候再說吧。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最近在「定」這件事情上和家母有了定義上的分歧。
家母說,她最擔心的就是我這個小孩的個性「不夠定」。
不定這個形容詞實在太抽象了,格主實在聽不明白,詳細追問之下,才知道家母指的是我為了出國去攻讀有興趣的領域,決定放棄台灣學業的事情。
家母說,在他們那個年代,大家為了餬一口飯吃,誰不是競競業業的聽天由命,進到哪個領域就在那個領域想辦法出人頭地。他們也不是沒有夢想,像是家母自小就想要當外交官,念外文,不過環境不允許,因緣際會下走入了幼教領域,就認命的在這個領域一輩子打拼 (其實也是誇張,家母四十多歲就改行做家管了)。
我同意家母的說法,以她當時的環境,每天餓都快餓死,搶口飯吃是最重要的事,哪有餘力去追什麼興趣、逐什麼夢想。
而在她出社會之後,為了趕快脫離貧窮,就在自己所學的領域裡很安份的盡其所能,努力打拼,為我們帶來富足的生活,這的確是一種性格上穩定的表現。
我認同家母的「定」,但這並不代表和家母想法不同的我,就是比較不定。
大家所生長的環境不同,我從小就沒有煩惱過第二天醒來會沒有飯吃。於是,當年父母用來努力掙錢的時間,我就用來找尋興趣,編織夢想。我沒有花太多時間就找到了興趣所在,而在我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之後,對於追求興趣、達成目標可是從來沒有退縮過。
追求理想的路很長很遠,有時候難免會出現評估錯誤走上岔路的時候。當我發現自己現在的所作所為沒有把我朝著自己的目標送,那就得做出修正,有時甚至必須認賠殺出。
我認為,像我這樣很堅定的朝自己的目標邁進,也是一種「定」。差別只在於我和家母對於定這件事情的認知不同,一個是願意妥協,另一個是勇於追求。會有這樣的差別,主要還是從小生長的環境不同,簡單點講,我的運氣比較好,可以擁有追求自己理想這樣奢侈的幸福。
我很感謝父母的努力,創造出這樣的環境讓我可以放膽在有興趣的領域去經營自己的生涯,這是我運氣很好的部份。
我一點也不認為我這樣做有錯,也不覺得我應該向家母看齊。他們一輩子追求的,就是脫離貧窮,脫離過往處處受到肘制的生活。他們的奮鬥在我身上開花結果,我站在他們經營出來的小山丘上才可以看得更高,望得更遠,也能夠更輕易的往上爬。
對我而言,這就叫進步。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輕視

不時會聽到別人問我,我年紀這麼輕,有時不得不幫家裡去和客戶談點生意的時候,難道不會被瞧不起?
這真是一個好問題。通常,我最恨的就是被人瞧不起。不過在這種時候,我倒會希望他們不要太瞧得起我,這樣生意會好談很多。
這世界上的事情總是這樣的,當你認為你的對手比你更強,或著至少與你相當,你都會很小心、很仔細的去應對。可是當你下意識的認為你的對手遠遠及不上你,你就很容易在不知不覺間放鬆,然後,犯錯。
在這種情況下,年紀輕被人瞧不起反而是一種好處、是我現階段得天獨厚的優勢。反正做生意嘛!重點是要賺得到錢,就算被看得扁扁的,只要能夠達成想要的目標,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在我大學的時候,有次因為我家老頭臨時有點事情出包,在國外回不來,又有個生意得談,就被老頭叫去幫他處理。那次對方來處理這事的是個新人,年紀當然比我長了些,從頭到尾就一副吃定我的樣子。
在整個談話的過程中,我幾乎都把時間花在和他斡旋價格和購買的量上。我要的量並不大,這其實對於講價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也沒有真的很堅持要拿到非常好的價格,基本上還是抱著試著講講看,不行也就算了的心態在談。
對方大概也很清楚條件都站在他那邊,所以態度很強硬,我用低姿態跟他斡旋很久依舊沒有效果,也就答應了他開的價格。然後我告訴他,既然價格是完全按照他們的條件在走,那我希望在付款時間和交貨的速度上能夠給我們一些方便。這本來就是我比較注重、希望可以談到的部份。我爸當初會要我去處理,就是因為貨急著要,這部份如果條件談不攏,這個生意很可能我們就得忍痛放棄了。
我一開始講的條件當然比我實際希望拿到的還要更好一些,沒想到對方一口就答應了我要求的付款天數和交貨時間。那個時間雖然才比一開始談的要早兩個星期左右,但這樣的時間差距就會變成他用海運出貨肯定會來不及,一定要用空運,可一般我們在講價格的時候都是以海運為前提在談,於是這樣就變成他是用海運的價格幫我免費升級成空運,還讓我可以在拿到貨很久之後才付款,而且不計利息。
這個條件其實很不合理,對方會答應確實讓我嚇了一大跳。後來果然也是出了一些問題,弄了很就才搞定。我猜那個人回到公司肯定是被電得滿慘的,後來再遇到他,人就客氣多了。

從他會答應我這個條件就知道對方其實經驗也不是很夠,所以沒有考慮到運貨時間的差別,在自己也沒經驗的情況下還這麼疏忽大意,也難怪會桶樓子了。
以前右元帥在他的blog裡曾經說過絕對不要輕視你的對手,這句話實在是金玉良言。不過這是頗不容易做到的事。對自己的了解與自信和輕敵其實往往只有一線之隔,沒有時時提醒自己要注意不可輕敵;不要以為自己是在場最厲害、最聰明的人,真的很容易不小心犯錯。以我的年紀和經驗要和那些有夠厲害的生意人談事情,一不小心就被吃乾抹淨的機會很高,所以每次我都很小心,都會提醒自己要時時注意。即使如此,都還是常常會遇到被修理的狀況,那當然就更別提輕敵的下場了。反過來講,當對方輕視我,那就是我的機會了。
再說一次,這畢竟是生意,重要的是要拿到自己想要的條件。
這種時候,自己的自尊和驕傲其實沒什麼做用,丟到一旁就是了。和我斡旋的人,多半根本和我不熟,或著只認識我想給他們認識的部份,以剛剛講的那個事情為例,對方只看到我是個還在念書,講話客客氣氣,有點怕生而且顯然很沒經驗的小朋友,卻不知道因為我是我爸的小孩,所以我爸各式各樣的資訊都會告訴我,像是海運送貨的話最快是幾天能到貨,空運又是幾天、以往他們談的時候各是拿到怎麼樣的價格比較合理等等。當然他也不會知道我在去和他談之前,做了多少功課,模擬了多少情況,還拿了本筆記本,寫了一堆注意事項提醒自己要注意。平時我說話很快,但在講這些事的時候我說話卻很慢,就是害怕犯錯,要自己想清楚再把話說出口。
一個是很小心的在準備,另一個是很大意的去面對,小心的人,總是會多獲得一些機會。所以在碰到這種事情的時候,我總會希望人家愈輕視我愈好,反正在談生意的時候被輕視也不會少一塊肉,有時還有便宜可貪,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很煩的是,通常那些愈厲害、生意做愈大的人,愈不會犯這種錯,所以和他們談事情,實在是困難得要死阿!


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政治立場

小時候,我的政治立場幾乎完全受到父母影響,沒理由的向綠靠攏。
我也不知道是什麼理由讓我爸媽至今仍是這麼的「綠」,總之,他們走過了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與戒嚴,立場綠得不得了。
不過我這樣的政治立場並不是來自獨立思考判斷的結果,想當年我在電視上見到宋楚瑜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也曾覺得這傢伙肯定是超級大好人。這樣人云亦云的政治立場畢竟是禁不起檢驗的,很多事情慢慢的累積,開始讓我對自己的政治傾向做出了一些思考。
第一次反省自己的政治立場,是在我第一次經歷叛逆期的時候。那時候剛剛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超自大的,就像剛學會走路的小孩立刻就不肯大人抱一樣,開始不再讓父母把他們的想法灌注到我身上。於是,我開始檢驗每一件他們當初在我身上建立的價值觀,反覆思索哪些是有道理的,哪些又是沒道理的。政治立場當然也在這被反省的項目之中。
在經過自己的思索之後,我很快就確立了自己「堅持每個人都該有權擁有自己的自由意志」的立場,同時,民主、自由和人權都是我非常在乎的東西。我喜歡自由競爭,不喜歡管很多的政府,希望受限制的東西愈少愈好,自由的選擇愈多愈好。
於是我開始檢視國民兩黨的政策。在我這種不太喜歡管制,不喜歡大政府的人眼裡,要找到和我政治傾向相同的政黨大概很難,所以我只好去比較這兩個黨的政策哪一個相對符合我的需求。
然後我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民進黨的文宣和競選廣告裡,有相當大量的內容都在講「國民黨」、在講「過去」。而民進黨的支持者,包括我的父母,每次在講起他們支持民進黨的理由時也都是在講這些歷史。
過去的國民黨是獨裁政府。
過去的國民黨戒嚴、執行白色恐怖。
過去的國民黨貪汙腐敗、黨庫通國庫。
過去的國民黨買票做票。
過去反對總統民選的人,如今要參選總統了。
這些真實發生過的事情的確讓人憤怒。我就認識二二八事件的受難家屬,住在高山上,年歲已高,行動不便。但每次投票,死也要下山來投民進黨一票。現在租我房子的房東太太,常常跟團去遊行抗議,要求公投護台灣,對ECFA反對到底。每次當她跟我講到當年國民黨的混帳事蹟,聲音都會不由自主的激動起來。
我想我能夠理解他們的憤怒,也能理解他們投票給民進黨的原因。這就好像有些人支持Red Sox並不是因為他們喜歡Red Sox,而是因為他們討厭Yankees,而Red Sox常常是最有可能幹掉Yankees的球隊之一。
可是這些歷史事件,離我實在太太太太太遙遠了。
我可以理解他們的憤怒,卻很難體會那種憤怒。我會因為國民黨迫害人權或侵害個人自由意志而不投票給這個政黨,可是這種憤怒對我來說似乎沒有大到會因此讓我開始支持民進黨。每次當民進黨或著他們的支持者在講以前國民黨的惡形惡狀時,我當然會很憤怒,也會希望自己能夠不再落入這種環境之中。所以先前馬政府有一些在我看來太超過的行為時,我也常看大話新聞跟著破口大罵、上網去關心野草莓運動,在網路上發表我的反對意見。這些,和馬政府上台至今在很多事情上表現超爛的事實,都會成為我很不喜歡這個政黨,大概也不會投票給他們的理由。
可是反過來講,我好像也還沒有找到有什麼理由要去支持民進黨。
不要太傾中,很好,我很贊成,我一點也不喜歡那些連參加影展也要欺負台灣正妹的中國人。可是,不傾中之後,我們的alternatives是什麼?
我問我那超綠老爹這個問題時,他跟我說:「不是只要做中國的生意,而是要做全世界的生意,而中國當然是其中的一環。」
這講法很讚,可是應該要怎麼做?我不知道。我老爸也不知道。民進黨知道嗎?我想他們不知道,或著他們可能有點想法,可是沒有成功的傳達到我這邊來。當我不知道的時候我實在不知道我為什麼要丟票給民進黨?就因為他們反對國民黨嗎?那請問一下,當他們上台之後,可以給我們什麼?一個像陳水扁給我們一樣,開始時充滿期待結果卻落得滿腹失望的四年?
上次總統大選時,我看了很多關於謝長廷的競選文宣廣告,也讀了他和馬英九在科學人上發表的科學政策。講真的,謝的東西一點也沒有吸引我。這傢伙實在勾不起我投票的慾望,也不知道他能帶給我什麼樣有前途的未來。
所以那時候我告訴我媽,我不想去投票了。
那一次我父母和身邊的朋友不斷用「不要讓馬英九上台」、「民進黨至少會堅持台灣主權」等理由想說服我,不過最後真正讓我去投票的,還是我媽那句:「這是你第一次有機會參與總統大選,至少你先去投一次有效票,盡到你的公民義務,也去了解一下這個制度的流程。」
所以我去了。而這個理由肯定不能再說服我第二次。
對我來說,很討厭國民黨的一些所作所為,並不代表我就要去喜歡、去支持民進黨。意識型態的討厭在政治上好像是沒什麼意義的,我不喜歡國民黨有我的理由,即使國民黨有一天失去這些讓我討厭的理由,如果在政策上他們沒有讓我可以獲得利益或著有與我理念相同的地方,我大概還是不會投票給他們。現在的民進黨對我來說差不多就是這樣,他們在某些地方的確沒那麼令我討厭,不過讓我不喜歡的地方也還不少,更重要的是我找不到要支持他們的理由。
其實,政治上的選擇真的不是那麼非A即B的,不喜歡國民黨的人,也可以同時不喜歡民進黨。真的太不爽了,根本可以直接選擇移民。這從來都不是一個困難的選項,我身邊有很多很優秀的人已經在國外了,他們也過得很好、很快樂。如果我對一塊土地的認同已經逐漸只剩下「這畢竟是我生長的地方,這裡的人畢竟是我的同胞,還是會有一些感情」的程度,我想值得留戀的東西真的已經脆弱到隨時都可以斬斷了。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這樣的想法,也不確定這是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不過當我今天在和超級綠的房東太太聊天,她一再提醒我,儘管要支持台灣,但以後如果有機會出去了,就不要回來了的時候,我真的有種連她都會有這樣的想法,也許這麼想的人並不在少數的恐懼感。所以我希望這件事情會被注意到,在民進黨提醒我們國民黨多爛的時候,也許他們也該同時給我們一些民進黨好的理由、給我們一些願意投票給他們的理由、也給我們一些繼續願意留下來的理由。
蔡英文這次在新北市的選舉情勢怎樣我沒什麼觀察,不過她的幾支廣告看起來不錯。她曾經說過類似民進黨的理念比較接近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這樣的話,相當有道理,當時好像引起了很多的共鳴。這樣很好,比起過去只會批判國民黨的策略好多了,我想這就是蔡英文給民進黨帶來的一些新希望。可是對我來說還是不夠,支持民主自由的價值當然很好,但我也可以去美國、英國或其他國家追逐我想要的民主自由。整體來說,現在民進黨的聲勢多半還是來自大家對國民黨的失望與不滿。即使民進黨因此上台,倘若他們的政策還是一樣的爛,執行力還是一樣的糟,那讓他們上台也不過就是給他們個機會再度把政權給丟出去而已,我何必白費工夫讓自己再生一次當年陳水扁讓我們生過的氣?在失一次綠色執政當年讓我們失過的望?
講到最後,我想最能夠打動我的,還是實質上對我們未來有利的政策。民進黨到底還有那裡好?有什麼政策可以帶領我們突破困境、吸引我們留下來?他們要怎麼解決我們的經濟問題?怎麼處理政治問題?在支持保護主義、社會福利政策的同時,他們要怎麼解決支持者很多都是中小型企業族的衝突?
如果這些問題能有答案,我想我會比較有意願把票投給民進黨。


或著這樣說好了,只要民主、人權與個人意志自由沒有被侵犯的疑慮,哪個政黨能夠給出我能夠認同的政策,我都會很願意把手中的一票投給他的。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心無旁騖

在古龍的陸小鳳傳奇裡,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那個冷酷、高傲,殺人不眨眼、絕不肯接受失敗的劍神-西門吹雪。
西門吹雪在遇上他的妻子之前,把自己畢生的心力都奉獻給了劍術。但在遇上他妻子之後,因為心有旁騖、有了羈絆,因此,在和葉孤城決戰於紫禁之顛時,其實是棋差一著、應該要敗下陣來的。但被陸小鳳揭穿想要刺殺皇上陰謀的葉孤城,因為無法接受自己被揭穿、失敗的事實,因此最後刻意讓西門吹雪一劍刺穿自己的身體,為自己的一生畫下可以接受的句點。
在和葉孤城決戰之後,西門吹雪重拾了自己對於劍術的熱情,再度開始追求劍術的顛峰。在此同時,他也冷落了他的妻子。
古龍對於西門吹雪的劍術追求有一段我認為很精闢的描述,內容大概是在說,做任何事情,到了至高的境地,其實就是一種藝術。而藝術的頂峰,是需要心無旁騖的奉獻全部生命才能夠追求得到的。是以,西門吹雪在有了妻子之後,因為無法保持心無旁騖的狀態,他的劍,就不再那麼所向無敵了。
關於這個心無旁騖、專心致志的道理,我自己最近有很深的體會。因為先天的缺陷加上後天環境養成的一些壞習慣,格主一直是一個做事很容易分心的人。這樣的性格,在做小事情時通常沒什麼妨害,但要長久的完成一件大事,就會成為一個人的致命傷。
光就讀書來講,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在說人類的閱讀、學習習慣可能因為太多的環境刺激 (電腦、電視等等) 正在逐步朝向可以一心多用的方向演化,但格主自己是從來都不曾擁有過這種能力。對我來說,要把一件事情做好,一定得要非常的專心、心無旁騖才行。所以每次當聽到別人在討論書要怎麼讀的時候,格主通常都只有一個建議,那就是「專心致志」,其他的,就要看每個人的特質去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除了讀書以外,像是打網誌、閱讀、思考、計畫等需要耗費腦力的事情,我也都需要在自己很專心、心很靜的情況下去做,才有可能做出一個好的結果來。但心無旁騖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我們有時候會需要一些方式來幫助自己達到能夠專心致志的狀態。
根據格主自己的經驗,要達到心無旁騖,有兩個條件一定要達成。其一,是要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這個空間必須擁有一切讓你舒服的條件,以格主來說,一個沒有電視和電腦的書房,裡頭放張桌面整齊的大書桌、有充足的燈光、喜歡的音樂和水或茶,就是一個我會很喜歡、很能放鬆的環境。佈置這個環境的重點在於讓你舒服並習慣於一進入這個環境,就能進入很平心靜氣的狀態。像格主很喜歡輕音樂,它能讓我很放鬆,所以我在的書房一定要有輕音樂,讓我在一開始的時候可以快速進入專心的狀態。這也是我可以測驗自己有沒有進入專心狀態的方法,當我真的開始專注,那些音樂根本是過耳不入的。除了音樂以外,喝水或茶以及不會擁擠的桌面都是讓我能夠很放鬆的閱讀、思考的方式。放鬆真的非常重要,一旦在思考時產生壓力或緊迫的感覺,就很容易不耐煩,進而無法以最清楚的頭腦和最好的效率去使用自己的腦力。所以準備一個一走進去就能夠讓你放鬆的環境,以及準備一些讓你能夠在感受到壓力、耐不住煩的時候放鬆的東西,是很重要的。
在有了這個環境之後,你還得挪出一段只屬於你自己、不會被打擾的時間,讓你可以在這個空間裡做那些需要很專心才能做好的事情。我自己是覺得每個人不管在什麼情況底下,都要留一點時間和空間給自己,讓自己好好思索、反省、規劃、做夢。有很多事情,都是在發生的當下還無法完全理解或體會,但在經過這樣的思索之後就會豁然開朗的。在這段時間裡,你是唯一可以存在的思緒。你得確保自己不會被打擾、把其他的事情都先給放在一邊 (所以我都會把手機調成無聲,也不會開震動) ,就好好的在這段時間裡做你自己決定要在這段時間裡要做的事情。只有在有了這種屬於你的時間之後,你才能很平心靜氣的面對自己的想法和感覺,也才能找出很多自己心裡渴望但卻被其他俗事掩蓋的想法。
同樣的,把這段時間用來做需要動腦的事情,像是學習或著閱讀,你才能很仔細的整理出自己的思考脈絡,慢慢的把所有事情給弄懂。這段時間只屬於你自己,不屬於學校進度、父母的期望或著迫在眉睫的考試壓力,所以,你在這段時間裡要做的就是好好的思考,去把想讀的東西讀懂、把要想通的事情給想通。
除此之外,「規律」是很重要的。既然要留時間給自己,就要每天都留,不要間斷。習慣養成是一件很奇妙的事,養成的過程很辛苦,但當你一鼓作氣的養成一個習慣,你就不會覺得每天做它有什麼困擾,可是當你有所間斷,要再重新培養這個習慣就會超困難,常常比原先養成習慣時更難。
同樣的,既然要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環境,就要去維持它,每天做完思考的動作之後,花點時間整理被弄亂的桌面,把東西都歸位,這會讓你下次進入這個空間的時候,更快的進入狀態。我自己的經驗是,一張乾淨的書桌是可以幫助你增加坐下來思考、念書的慾望的。雜亂的書桌很容易讓人心煩,讓人更不願意好好坐在它的前面思考,所以一定要去維持自己桌面的整潔。
很多人會說,我平常都這麼忙了,哪有時間空出一段時間給自己?也有些人會說,我每次有空的時候,就只想休息、想要去玩,讀書是不得不為,那也就罷了,其他時候我才不要留時間給自己去做這些雜事和花腦力的事情。
以前我也是這樣認為。可是當你真的開始很規律的去做這些事情,你反而會發現自己的時間變多了,不但事情開始做得完,而且也比較不會那麼累。
這是因為你做事情的效率變好了,而且為了要空出一大段時間給自己,你就會去避免很多沒有意義的事情,把零碎的時間好好利用,而且不會把時間漫無目的的摸魚掉。
很諷刺的,在試著這麼做以前,格主常常沒有什麼太多時間去兼顧課業、自己的目標與休閒。特別是休閒的品質很差,在玩的時候常要擔心很多沒做完的事情。而且我總是要去做一大多以前拖延下來沒做好的事情,整天替自己擦屁股,搞得自己累得半死。
可是當我開始一天留兩段時間給自己,一段念書,一段用來思考、打網誌、閱讀和學我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我可以用來玩的時間就變多了,而且訓練好自己能夠心無旁騖的做事情之後,你會發現你在玩樂時也比較能夠專心,放鬆的效果會更好。
以前我總喜歡讓自己隨心之所欲的做事情,一點也不規律,我總認為這樣可以讓自己過得比較快樂和放鬆,但實際上,格主是在開始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比較規律之後,才真的有快樂和放鬆的感覺,因為這時候我才開始比較能夠掌握我人生中的大小事。掌握這件事很重要,它可以讓你的人生相對可以預期,相對的”under control”,於是你就會比較有自信,也才能真正不疾不徐,在不可避免的壓力底下很放鬆的去做每一件事。
另外一個條件是必須訓練拉長能集中自己注意力的時間。這超難的,特別對格主這種先天有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問題的人來說,這根本難爆了。不過很難不是個壞消息,這代表它還是可以做得到的。格主自己的方法是先設定自己要專注的總時間,譬如說,一天要專注在念書上三小時。然後我就拿出碼錶開始記時。每當我要起身去上廁所、每當我發現我開始不能集中注意力,我就把碼錶按停,等到我可以專注時,再繼續計時。剛開始的時候,我要專注三小時,可能得花六小時。可是這個時間會慢慢的縮短,到最後,你就會擁有很專注、不間斷的三小時專注力可以用。
還有一招,右元帥曾經在他部落格的舊文裡介紹過,那就是每次強迫自己超越自己的極限一點點。
右元帥的那個方法我記得是每天比前一天多做五分鐘。譬如說,你今天念了一小時就不行了,沒關係,那就休息,但明天就要念一小時零五分鐘、後天就得念一小時又十分鐘。格主自己的方法比較躁進一點,我是每一次間斷之後,就強迫自己下一次要比前一次多個五分鐘才能再間斷。像我一開始,專注力根本只能維持不到三十分鐘,就會心浮氣躁,得起來走動走動。等我可以靜下心之後,我就強迫自己要專注三十五分鐘才能休息。做個幾次,一天要專注的三小時很快就到了。這個過程得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可以一次就專注滿三小時為止。
這個過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痛苦。
最後那個多加上去的五分鐘,往往會比前面的時間還要漫長很多,整個人也會處在一種非常難受,我稱之為”under crisis”的狀態。但這是可以靠意志力克服的。你一定得克服,不然不可能進步。
像現在,格主在經歷過這樣的痛苦之後,一天最多可以有兩個這樣連續不間斷的三小時給自己。這總共六小時的時間,就可以讓我完成非常非常多的事情了。很多同學常常看我跑去公館買一些有的沒的原文書,很多都和我的本行不是非常相關,另外格主看paper的量也很大。他們常常會納悶,我怎麼會有時間看這些書?實際的情況是,我一天這六個小時,大概只要花一到兩個小時在課業上,如果沒有想要打網誌,寫一些心得和想法,或著有什麼特別需要動腦的事情要思考、計畫,剩下的時間都可以用來研究就這些東西,時間當然就會很多,多到我還可以額外去做很多事情,有很多點子和很多困難事情的應對進對,格主都是在這對時間裡想出來的。
不過我並不是常常能夠做到這樣兩次的三小時,即使是在訓練自己很長一段時間之後,這對我來說依舊是很高的標準,是不容易達成的事。
所以我現在對自己又有了新的要求。這要求是,第一個連續的三小時,是一定要做到的,至於第二個三小時,可以按照情況調整,但它至少要是我有空閒時間安排行程時的第二順位,每天只能有一件其他事情排在它前頭。而且有這個第一順位的事情,那就一定得把這第二段用來思考的時間排進去,之後才能輪到其他事。像現在,格主平日做實驗很忙,常常就只能湊到一兩個小時,有時甚至連湊都湊不出來,那也不要緊,把所有的其他事情全都砍掉,直接空這個第二順位的時間出來,空多少算多少。我希望自己可以藉由這個過程慢慢去習慣每天把第二段時間給空出來,聽起來相當有挑戰性,能夠做到的話應該可以讓自己變強超多吧。
這樣訓練自己的過程,實在是非常非常辛苦的。剛開始會難受到你根本覺得自己是在自虐。可是,當你真的可以達成這樣的目標,你真的會很有成就感,也會感到過得非常充實,覺得很快樂。重點是,你會發現平常這樣做,你就會在假日的時候多出完全沒有壓力,可以瘋狂去玩、去放鬆的時間,爽得不得了。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要當西門吹雪。
人本來就不是一定要一直逼迫自己去進步的。不過如果你對自己有一些自我期許,也許可以試試看讓自己更專心一點、更心無旁騖一些的去做事情,多強迫自己一點,讓自己進步快一些,你會發現,在痛苦過程的背後,其實是藏著很多很多讓人驚喜的滿足的喔!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L同學的成功性格

我在大學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很不一樣的同學。
在台灣,或許是從小老師就一直灌輸學生「現在吃點苦,上大學可以由你玩四年」的扭曲觀念,加上追求標準答案,只重死記爛背,不重思考的教育方式,讓大家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想法,也沒有深入去追尋自己的興趣在哪,上了大學之後,混吃等死、對所學毫無興趣熱情的人特別多。
這樣的情況在大學生活中,反映出來的就是多數人雖然是在大學這樣資源相對充足的環境學習,但在上課之外的時間,幾乎都不會討論自己的所學,也不會針對某些比較有思考性的問題做討論。課餘時間聊天的內容不外乎電動、運動、社團、女生 (女生聊不聊男生我是不知道,男生肯定聊女生的) 或著完全不用動腦,沒有意義的胡扯瞎說,幾乎沒有聽過有針對特定議題 (不管專業或時事) 進行討論。此外,大家對自己念書的要求也都僅止於「把學校功課顧好」,而不願意多花時間讓自己多學一點對未來有幫助的東西,也極少因為興趣或好奇去研究課外的主題,讓自己獲得額外的知識。
一開始的時候,我以為大家不願意在課餘的時間討論問題是因為台灣人本來就不習慣和別人討論想法、不習慣以類似讀書會的方式互相提出觀點,以團體為單位念書,增加學習的廣度、速度和深度,而且太溫和的台灣人也不習慣去批判別人的想法,所以沒有在學校裡利用下課、吃飯之類的空檔討論事情的想法。
但在我試著起頭和同學們討論某一特定主題的時候,我發現問題根本不是在這裡,而是台灣人真的就覺得在課餘時間,沒有考試壓力的情況下討論嚴肅話題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常常我試著和同學分享一些我看到的有趣paper或著新的技術、leading-edge的假說等等,他們若不是用一種看到怪咖的眼神看著我,就是討論沒有兩句 (其實也很少在討論,都是我自己唱獨角戲比較多) ,就又開始嘻嘻哈哈的把話題給岔開了,甚至有些更直接的同學還會問我是不是有毛病,一定要在這種輕鬆的時間討論這些問題嗎?
這個現象讓我困擾了有一段時間。雖然我不是什麼非常commit to science的人,也不是很想要有一個academic career,但我對自己所學的東西確實是非常充滿熱情,常常在看到某篇有趣的paper或著聽了某個大師很inspiring的演說之後,都會有不吐不快,想找人分享的衝動,碰到問題時,也會很希望能夠多和同學討論,聽聽他們的想法。
可在台灣,至少在我念的學校,願意和我分享這種興奮的人實在很少,而那些少數願意和我分享的,要不是和我頗有交情的朋友,看到情份上勉強可以接納我的熱情,就是真正看得出來,對這一行非常感興趣,而且非常commit to science的人。
L同學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她是我在學校裡少數遇到真正對自己所學非常有熱情的朋友。她會三不五時和我相互討論自己最近的data、辯論我們實驗的rationale是否合理,還有沒有什麼盲點以及遇到的困難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等等。
L同學的程度很好,問的問題也很犀利,雖然我們三不五時會有雞同鴨講的情況,但當我們確實討論出了什麼,或著終於聽懂對方問題的癥結點,掌握到問題的關鍵並把自己的觀念進一步釐清時,那種眼睛會放光的興奮,真的是很難以用筆墨來形容的。
除了熱情之外,L同學還有一個我拍馬難及的優點。
我上了大學之後,L同學是第一個告訴我畢業後要出國念書的人。她的野心不小,對自己的要求也算很高,想要去的學校自然不會太差。
那個時候,L同學的成績還不是頂好,對於出國留學的事情也還懵懵懂懂,恰好遇上我這個也有心要出去看看,而且念頭才剛剛萌芽,就已經到處找資訊,把出國留學的必要資訊查了個七七八八的行動派,加上我身邊又有不少朋友已經在國外,掌握的資訊比L同學多,於是我們兩個一拍即合,立刻開始交換資訊。
剛開始的時候,我懂的真的比L同學多很多很多。那時她對出國還停留在嚮往的階段,我卻已經知道一些能夠讓自己去到想去學校的手段,是以,大部分時候都是我針對她的狀況把我知道的資訊告訴她。可L同學很積極,她會到處去向老師詢問大學畢業後就出國念PhD的可行性,以及必須具備的條件。沒過多久,她已經開始可以和我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準備出國念書的策略,以及要念好學校必須具備的條件。
在我們掌握了大概的狀況之後,L同學和我分別按照自己的個性與狀況訂定了執行的方法,然後,我們便各自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邁進。
大學的生活很充實也很忙碌,我和L同學的交情雖然不錯,但除了對所學的東西同樣非常感興趣之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沒什麼共同的嗜好,也都有自己的生活圈,lab離得又遠,常常各忙各的,就是偶爾碰到面了,會交換一下自己的準備狀況與心得。
我們一路念到了大四,這一路之中,我也曾經聽過不少同學有出國夢。他們大部分起步較晚,有些是受到同儕中其他想出國的人影響 (這點L同學就低調很多,雖然她出國念書的意志非常堅定,大家也都知道她要出國,但你不問,她從不主動把這件事情掛在嘴上) ,有些是自己到了大三大四,忽然生出想要出去見見世面,和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菁英衝殺一翻,秤秤自己斤兩的雄心壯志。
但這些雄心壯志大多是曇花一現,三分鐘熱度。若不是三心二意不能成事,或著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放棄 (沒時間補GRE/英文很爛/沒錢) ,就是光說不練,永遠停留在夢想的階段,毫無實際行動,甚至連怎麼行動都不明白。
準備出國當然很苦,尤其大家到了這個程度,都不會甘於只是「出國」,而會想去擠比較好的學校的窄門。在這條路上,競爭的對手更強,又必須克服語言的障礙,加上我們讀的學科好學校通常不會offer master degree,要直接申請PhD,其困難可以想見。
但L同學從不吐苦水,她只是訂定目標,然後努力前進。她不抱怨,不回頭,也沒有猶豫,就是一以貫之的向前衝,持續不斷的努力,張開雙眼仔細觀察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確,然後隨時做出適當的調整。這種可以持續不斷努力,定下心來好好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後的determination,其實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才能。我向來都缺乏這種才能,這是我很早就知道的事,而我也花了很多時間訓練自己在這點上做改變。不幸的是我進步得很慢,是以我對於L同學的這項才能非常敬佩。事實上,我因為某些因緣際會,從小就見過很多擁有非常成功人生的強者,而這些人幾乎都擁有可以持續不斷努力的才能,就我的觀察,對於成功,這項特質和擁有其他過人的天份幾乎同等重要。
除此之外,L同學還有兩個很好的優點。
她是個按部就班的乖乖牌。通常,我很討厭按部就班的做事情,也非常不喜歡乖乖牌。我不喜歡乖乖的原因是因為乖乖牌們通常都有自己很莫名其妙的道德感,而且他們不只會用這種道德感要求自己,也會用這種道德感要求別人。
最常見的情形就是乖乖牌從不蹺課,而且每堂課幾乎都會坐在教室的最前方。這是他們的選擇,別人無可非議。但他們要求別人也要像他們一樣不蹺課,要好好的執行他們的「上課守則」,個人就覺得有點太霸道了些。
不過L同學在這點上倒是挺有寬容心的。剛認識的時候,L同學看我常蹺課,就常常提醒我上課的資訊和考試時間,也會跟我說老師講的重點在哪裡,甚至叮嚀我要念書。後來L同學發現我沒有成績上的困擾之後,這些好心的叮嚀就少了,不過我們也變成了好朋友。後來我們要準備GRE,L同學也會三不五時提醒我要安排進度,要記得早點訂機票去國外考機考等等,非常熱心。她這人最大的優點,是只要你跟她講道理,讓她了解你的情況,明白你不是只是想打混,而是要用你自己的方法、以自己的人生觀去處理事情,她就很能包容你的「不乖」。譬如說,L同學幾乎是從不借人看她的作業的。一個乖乖牌會認為作業得要自己寫,抄作業絕對是完全無法被接受的事情,而只要把作業借給別人,就有被抄的風險,所以當然不願意借作業給別人。
可我就成功的向L同學借過幾次作業。印象比較深的是有一次我那堂課整學期都沒去,最後要交作業了,我搞不清楚老師規定的那一大堆有的沒的作業格式,就向L同學借她的作業來看。像這種情況L同學就很願意借,我的目的本來就不是要抄她的內容,只是要看格式而已。加上格主向來就是非常會寫作業、也很愛寫作業的人,抄作業這種事在我身上發生的機會微乎其微。L同學因為了解這點,借得時候自然就放心很多。
另一次又是格主整學期沒去上課,也同樣是要交期末報告。格主跟L同學說,我實在對這個科目不感興趣,偏偏它又是必修,所以格主決定要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把這門科目學會,然後把報告寫出來。
我用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多看幾份同學寫好的作業。正常情況下,大家都是把書讀懂了,才有辦法去寫作業的。寫完了的作業,其實很多時候就等同於整理好的共筆,但因為每個人解讀的角度不同,所以要多看幾份才夠客觀,且不會有所遺漏。看懂了之後,格主就自己動筆把這篇報告寫完了,分數還挺高的。這次,同樣的,因為L同學知道我不會抄作業,所以還是願意把作業借我。
L同學這樣對其它思想與她大相廷逕的人擁有很高的包容度,卻又能堅持自己的想法,一以貫之的做下去,就是她一個很大的優點。她可以借此以他人之長彌補自己的短處,也可以從別人的身上獲得很多不一樣的想法。格主以前曾經寫過「跳脫框架思考」的重要性,多接觸與自己人差異很大的人的想法,就是讓自己未來可以跳脫框架的一種好方法。
但L同學也沒有隨和到沒有原則。她總有她最後的底線在那裡,也因此她能夠很清楚區分哪一些東西是她可以從其他人身上抓進來的,哪些又是她不需要的。把她和格主相比,格主就是一個想法比較靈活的人,講好聽是很懂得利用各種方法替自己爭取優勢,縮短努力的過程,講難聽一點就是比較好逸惡勞愛偷雞,相反地,L同學就是很一步一腳印的去做每件事情。
可是在和格主一起準備出國的過程中,我慢慢發現L同學從一開始就是想把每一個條件準備到最好的僵固想法,變成會用一些她以前口中的「旁門左道」去增加自己的優勢。可是她又不會太過頭,知道有些事情是只有像格主這種從小就不案牌理出排、很敢賭的人才能做得來的,這類的方法她學了只會畫虎不成反類犬。舉個例子,那時格主和L同學為了要安排時間念GRE和TOEFL,還要兼顧學校功課和做實驗,時間就被綁得很緊。格主在這種時候就會放大絕,在安排schedule時把某些要在學校上課的時間安排去做其它事,計劃性的翹掉這些很有把握會過的課,把時間拿去參加補習班的模擬考,或著用蹺課的時間來做實驗。像這類的招數,就不是L同學能夠學的。但她也開始會用很多可以增加自己競爭力的方法,例如在算GPA時,只要分數高於80分以上GPA都算是4點,可是只要有一科低於80,那GPA就不可能是4了,所以與其花時間把某些主科考到95分,不如把時間分配均勻一點,讓自己每一科都維持在80分以上,GPA還比較好看。
另一個L同學的優點是按部就班。她的那種按部就班,可不是一步一腳印把事情做好而已,如果只是這樣,格主通常會覺得那不是什麼太大的優點,笨蛋才一步一步慢慢走的,聰明人要不想辦法一次跨兩步,要不就直接用跑的。
L同學的按部就班之所以好,在於她很「耐得住煩」。
可千萬別小看耐得住煩這件事,這常常決定了一個人做事的成敗。不管是多麼偉大的計畫或著多麼崇高的理想,都一定會有其很瑣碎、很細節的小部分。這些部分常常都是很routine的工作,做不久就煩了。但如果沒有辦法很精確、很到位的把這些工作給完成,那這些遠大的計畫、崇高的理想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這是格主自己做事情的一大缺點,格主太喜歡新鮮的刺激跟未知的挑戰了。以做實驗為例,每次學新東西,或著要證明一個新想到的hypothesis時,格主都會很有做實驗的動力。但在抓condition或著要重複已經做過的實驗確認結果時,格主就會顯得萬分排斥。
通常,我都會把這些事情想盡各種辦法讓別人幫我做。通常,我也都很有辦法可以找到人幫我把這些東西給弄好。但也就是因為如此,格主一直沒有去修正自己這個很大的缺點,直到它大到我再也不能忽視它為止。而格主再厲害、臉皮再後,也總會遇到一定得要自己來做瑣事的時候,在這些時候,我還真的被自己的無能給嚇了一大跳。
後來和一些擁有成功人生的長輩談到這件事,他們都一致認為這個缺點一定要改,不改是不可能成功的。人可以沒有耐心,但在必要的時候,一定要「耐得住煩」,一旦耐不住煩,接下來一定會錯誤百出。而耐得住煩,也就是格主在L同學身上看得最多,也學得最多的東西。
有些人說,性格決定命運。有些人雖然擁有聰明的頭腦,但卻不一定擁有能夠成功的性格。而擁有能夠成功性格的人,就算受到天份的限制做不了天大的事,在小地方稱王稱霸,也總是做得到的。以前格主對這點的體會不夠深,但年紀慢慢大了,接觸的人和事多了,也遇到過一些逆境,慢慢的就發現,這成功的性格還真是非常重要,像L同學,無疑就比格主擁有「更接近成功的性格」。也許她不是絕頂聰明,個性上有凌有角的地方也很多,有時不太好相處,像是太死板了,而且和格主一樣沒什麼耐心的她又少了點城府,講話直接又犀利讓很多人都受不了。但具備良好成功性格的她,在成功達成自己的目標這件事情上,就跑得比其他人快上許多了。
還好,性格是可以修正的。雖然過程很苦很累又很漫長,總比那些一生下來就改變不了的東西要容易承擔得多了。重要的還是自己要仔細去觀察,看看別人身上有哪些「成功的性格」是自己所沒有的,自己的身上又有哪些輸家的嘴臉是一定要修掉的。即使過程很辛苦,為了達成想要的目標,吃點苦又算得了什麼呢?